■刘亚蓉
近年来,黑水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打底、绿色发展之路,按照因地制宜、尊重习惯,应治尽治、利用为先,就地就近、生态循环的思路,梯次推进县域环境治理,经过持续治理提升行动,各乡镇村“颜值”不断刷新,环境质量持续稳定,生态质量日趋变好。
河道治理让“污点”变“景点”
从黑水县城出发,沿着G347线一路向西驶去,曾经漫天飞沙、污水横流、机器轰鸣的砂场,被亭台水榭、波光潋滟映山色的美景取代。近年来,该县按照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要求,构建河长、警长、检察长“三长共治”模式,根据旅游资源分布特点,适宜规划打造了洛哩措、雅麦湖等景点,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业态。
“空气好、环境好,住着心情好、身体好,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泽拉哈姆是土生土长的黑水县沙石多镇人,在她看来,生活在抬头可见湛蓝天空,低头可见清澈湖水的优美环境里,就是她所追求的幸福生活。良好的生态环境、空气质量,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这几年,黑水的变化很大,城市不仅越来越美,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成都游客赵女士感慨道。
地灾治理让“隐患”变“亮点”
近五年来,黑水县大力推进地灾治理,结合县域内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的实际,成功处置了“7·14”谷汝泥石流险情,高效处置了“9·30”贝尔隧道和“7·24”马河坝高位坍塌,并在修护治理中将红色文化、藏族文化元素,以浮雕、彩绘等形式展现,让生态治理与传承弘扬文化“协同并进”,改变了传统工程呆板、冰冷的形象,实现了人文与自然生态的有机统一,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这项“生命工程”,筑牢人民群众“安全防线”。
修复治理让“荒坡”变“看点”
2018年,黑水县在全省率先开展生态扶贫,组建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9个,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2450个,将生态管护模式从政府主导变为合作社主体、群众参与。造林合作社通过整合生态造林、森林抚育等项目,结合干旱河谷、荒山荒坡、水土流失治理,成片栽植的红枫、落叶松、香花槐等生态林木,立体错落、层次分明,形成了新的特色森林景观“公园”,让栽树变成“栽景”。同时,配套休闲座椅、运动器材等,修建了公共卫生间,满足了周边区域群众休闲、锻炼等多功能需求,让大家过上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的宜居生活。
污水治理让“脏乱”变“特点”
自2019年以来,黑水县坚持“小治理、大民生”理念,创新实施“3+1”污水治理模式,因地制宜提出的“三格式化粪池”自然生态降解治理模式和处理工艺,实现了农村污水处理“零动力”、运行维护“零费用”、农户治理“零遗漏”,为下一步农村污水治理提供了可借鉴、可参照经验,实现了“基本缺失”向“生态治理”转变。对全县100个行政村实现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见效,制定了多规合一的县域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宜居乡村建设实现了“连片整治”到“全域治理”转变。
据了解,目前,黑水县100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覆盖率达54%,被治理村的农户受益率达100%。显著提升县城环保承载力,走出了适合当地的污水治理新路子,结束了城乡污水横流、乱排乱放的历史。
如今,黑水县城乡环境实现“脏、乱、差”向“净、绿、美”的转变。黑水用生态打底、绿色发展的铿锵步伐,书写了猛河两岸青山绿水间的生态治理亮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