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索朗卓玛 记者 杨骁)近年来,红原县抢抓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围绕现代草原畜牧产业转型升级主题,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产业,依托县域内丰富的畜牧产业资源、院校智力资源和优质生态环境资源,大力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全省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建设,加快构建重点生态保护区、联牧规模经营区、牦牛肉奶产业加工区、融合产业示范区联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红原县借力科技特派团产业专家帮扶资源,推行“专家+管家”长效服务模式,全年开展专项调研7场、技能培训14次,帮带本土畜牧产业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100余人,22名畜牧科技专家与本地干部藏汉双语搭配,包联乡镇开展巡回技术服务指导4轮;引进麦洼老芒麦、梦龙燕麦等新品种7个,示范推广放牧+补饲、麦洼老芒麦种子生产、燕麦青干草生产、退化草地治理、人工培育甘松等新技术19项;选配麦洼牦牛153头、建置土草种原种基地1000亩,人工草地1200亩、在安曲改良退化草地1500余亩,助推全县草畜种业有序发展。
同时,利用县域本土畜牧科技人才资源,建立乡镇农经站县级畜牧产业专家定点服务制度,4名本土牦牛养殖技术专家全年到村驻点开展技术咨询65次,覆盖群众15000余人次;“科技万里行”专家驻县指导,全年举办专题培训班4期,10个乡镇35个村(社区)60余名基层畜牧产业技术骨干通过培训提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