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汶川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壮丽辉煌七十年感恩奋进新阿坝”发展成就主题新闻发布会。汶川县相关负责人和相关单位介绍了建州七十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建州七十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历届汶川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实现了民主改革改天换地、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实践、改革开放迅速发展、脱贫奔康跨越巨变,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先行先试、不懈奋斗,绘就了一幅向美而生的绿色画卷。全面启动绿化全川行动、岷江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岷江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完成水源涵养林提升2000亩、人工造林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85%。成功创建国家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首批省级生态县,获评2022年四川县域生态旅游目的地。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走出了一条富民强县的发展道路。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41亿元,较1953年增长248倍、年均增长9.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6亿元,较1953年增长1012倍、年均增长10.5%。农业发展高质高效,特色水果年产值达10亿元。绿色百亿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绿色低碳工业转型发展,“1+N+E”现代绿色工业布局全面构成。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大禹文化旅游节、樱桃采摘节、熊猫音乐节等活动常态举办。
艰苦奋斗、高歌前行,书写了一篇城乡巨变的锦绣篇章。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形成,都汶高速公路、汶马高速公路(汶川段)建成通车,国内首条齿轨交通都四轨道、通用机场等项目有序推进,全县通车里程达936公里。乡村振兴蹄疾步稳,艺术乡创、五美乡村、人才兴乡“三大行动”纵深推进,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1300万元,荣获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重点帮扶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等殊荣。
情系民生、不负期待,交出了一张硕果累累的惠民答卷。打赢脱贫攻坚战,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建州初期的74元、35元提高到41002元、19562元。成功建成阿坝州区域医疗分中心,构建“上联三甲、下通乡镇”的医疗服务格局。建成覆盖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的教育体系,阿坝州区域教育中心已形成。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失业、工伤、一老一小等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
凝心聚力、守望相助,筑起了一座民族团结的示范桥梁。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奋斗目标,挖掘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交融,加强民族干部人才培养,有效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坚守正道、实干笃行,涵养了一方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党内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基地”的殷切嘱托,全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累计承接各类班次1947期,培训25.5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