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王开文)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松潘县积极构建“级级有责任、村村有田长、块块农田有人管的“田长制”,守住了全县10.8万亩耕地保护红线。
分层设置,构建网格体系。编制了《松潘县推行“田长制”工作方案》,构建“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县、乡、村三级“田长制”管理体系,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层设置网格,设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一级、二级、三级田长,分别由县长、各乡(镇)长、各村(居)委会负责人担任,并在每个村设置农田保护网格员,层层负责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统筹协同,形成耕保合力。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各级田长负责责任区域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研究部署、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县自然资源局、县科技农牧局、县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健全联合监管机制,各级执法机构和乡镇有关部门与区域田长积极对接,加强巡查检查协作配合和信息共享,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切实形成耕地保护管理合力。
保障资金,强化耕地保护。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山水林田湖保护、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涉农资金,推进“田长制”进一步落地。投入资金1.3亿元,在川主寺、红土等乡镇建成高标准农田3.68万亩。投入资金1765万元,拟实施松潘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按照“分散回收、集中贮存、专业处理”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建设农业固体废弃物回收点21个、建设集中处理点1个,购置可回收物专用运输车辆。按照57.56元/亩的标准,为全县拥有土地确权证书的种地农民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810.75万元。按照59.32元/亩的标准,为玉米和饲草玉米种植户兑付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43万元。
健全机制,强化考核监督。耕地保护“田长制”自推广后,将“田长制”与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粮食安全相结合,纳入县对乡目标考核,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考核监督。各级田长时刻当好耕地的“守护神”,构筑“共同防线”,守护“饭碗田”,全县12240.79亩撂荒地已全部复耕,实现耕地宜粮尽粮、应种尽种,耕地保护各项工作均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