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何永美)2021年以来,壤塘县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实施乡村“六新”工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培育新产业。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文则文、宜旅则旅,科学布局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中小微园区2个、投入300万元强化双低油菜产业建设、新建畜牧产业3个,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依托G317线文旅产业廊道,发展“交通+”“旅游+”产业,实施文旅基础建设项目6个,完成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人、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项、46个传习所规范化建设等。
建设新环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居家环境改善,建好“一庭两园”,开展“干净家庭、洁美村寨、美丽乡镇”环境整治行动900余次,改善家居环境1150余户,维修新建公厕9个。围绕水电路通信,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投资1.76亿元,实施交通建设项目10个,G227线壤塘县吾伊乡八格都寨灾害绕避复线工程加紧推进落实;完成则曲河流域30余公里的河道疏浚工作,新建堤防998米;推进电力通信建设与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实施尕茸杆线路段10KV线路改造1.656公里,国网壤塘县供电公司35KV输电线路7条;完成6个4G和5个5G基站的建设。
培育新农民。围绕“提升农牧民综合素质、生产生活技能,助推农业农村发展”目标,对230人进行涵盖电工技能、乡村旅游、驾驶技能、创业技能等18类培训内容的劳务品牌培训,培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牧民,促进农牧民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掌握新技术,提升工作能力。
养成新习惯。建强基层组织,推动“乡村善治”,培训村“两委”干部10余场次、420余人,建成平安乡村19个,为培养新习惯营造和谐稳定生活环境;开展绿色环保、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宣传760余次,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爱美丽、讲文明”的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引导新风尚。推动“创文”工作用心用力、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革除陈规陋习,加强文化院坝建设,持续开展送文化下乡10余场次,建设农家书屋60个,加大“文明村”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创建“五美文明家庭”,630户实现“五美民族村寨”全覆盖,让和谐文明新风尚在“美丽壤巴拉家园”扎下深根。
过上新生活。培养农牧民群众自力更生的能力和意识,安排179.5万元资金,为对1500余名城乡劳动者开展22期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40余场次,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高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