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2注册线路_访州委常委、茂县县委书记高加军

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访州委常委、茂县县委书记高加军

■记者 杨骁

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把茂县划为东南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带,确定了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两年多时间过去,工作成绩怎样?绿色经济先行示范作用如何发挥?“十四五”茂县又如何“起舞”?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州委常委、茂县县委书记高加军。

记者:两年多来,茂县是如何突出转型示范功能,充分发挥绿色经济先行示范作用,加快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地的?

高加军: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作出了构建“一屏四带、全域生态,三地共建、五业同优”发展新格局的决策部署,明确提出支持茂县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地。近两年来,茂县坚持把三产融合发展作为生态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循环工业转型升级、羌文化旅游服务业做精做强的重要抓手,三产融合发展的质效逐步显现。一是突出“农业+”融合。立足独特自然优势,坚持以“向都市提供绿色、生态、放心的农产品”为目标,科学合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狠抓基地提升和品牌创建,先后建成5个特色果蔬万亩示范区、28个产业核心示范基地,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7.3万亩、绿色蔬菜种植面积达8.2万亩,取得“三品一标”品牌33个,先后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现代农业基地强县、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重点县和第三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同时,我县注重农旅融合,通过举办赏花、摘果、品农家菜等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活动,打造凤仪镇、叠溪镇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坪头、甘青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精品旅游村寨10个、星级农家乐28家,乡村旅游呈现蓬勃态势。二是突出“工业+”融合。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把绿色循环工业转型升级摆在突出位置,以岷江电化、新纪元电冶、鑫新能源和潘达尔硅业为代表的循环发展模式逐步成型,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循环工业的生态效益更加明显。以利用电石、氯酸钠尾气生产醇醚产品和利用工业硅炉烟气余热发电为例,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3.87万吨,全县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三是突出“旅游+”融合。注重文旅融合,依托茂县地处全国最大羌民族聚居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分布区的资源优势,以中国古羌城为载体举办“三大文化节”(羌年、瓦尔俄足节、转山会)等具有羌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茂县入选首批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中国古羌城被确定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同时,高度重视体旅融合,结合生态旅游品牌推介,大力开展九鼎山百公里全球越野挑战赛、西南滑雪挑战赛等体育赛事活动、川西海子超级山地马拉松,在体旅融合中做到“景赛一体”,成为茂县全域旅游发展靓丽名片。

记者:请介绍一下“十三五”茂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高加军:“十三五”时期,茂县各族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团结奋进,基本完成了各项发展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四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32.84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40.6亿元,产业结构比从2016年的15:64:21调整为2019年底的18:39:42,全县经济发展由速度和总量向效益和质量转变。二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同步小康基本实现。紧扣“全面脱贫”和“巩固提升”目标,投入资金10亿余元,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十大行动”,全县6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3323元增加到9688元,年均增幅30.67%,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三是生态文明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优。累计完成森林资源管护面积379.14万亩、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与恢复工程9541.7亩、恢复大熊猫栖息地植被5024.81亩和森林灾害防治3.189万亩,连续46年无重大森林草原火灾,森林覆盖率达50.32%。加大农村生活污水、面源垃圾处理,县城环境空气达标率98%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均超过Ⅱ类水质标准。四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三感”不断增强。聚力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全力推进民生项目、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建成中小学校27所,幼儿园38所,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全面实施15年义务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形成了“1小时医疗服务圈”,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茂县已成为辐射红原、黑水等区域的医疗服务中心。建立健全涵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实行县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在21个乡镇成立了文化综合站,构建了“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示范县。

记者:就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州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一增一减”“高质量发展”要求,茂县如何紧扣“6+N”高原特色农牧业体系、“5+N”生态工业体系、“1+6”现代服务业体系,高效衔接脱贫巩固与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示范园、现代服务业等建设?

高加军:州委十一届九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了“高质量发展什么、怎么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茂县将聚焦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坚持不懈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不断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一是围绕建设“川西北高原生态农业示范地”,积极构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深挖特色生态资源优势,调优“特色果、绿色菜、道地药、生态畜”产业空间布局,完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优化产品供给渠道,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生态农产品的需求,提升现代生态农业效益。二是围绕建设“川西北高原绿色循环工业示范地”,积极构建“生态+工业”产业体系,坚持生态环保优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引导支持工业企业进行技改升级,促进工业向科技型、节约型、环保型转变。严格企业准入机制,引进培育农牧产品加工、羌医药研制、羌民族文化工艺品生产等特色产业,探索符合茂县生态建设实际的新型循环工业发展路子,不断优化工业发展质量,着力打造川西北高原绿色循环工业示范典范。三是围绕建设“全国羌文化旅游目的地”,积极构建“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按照深入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要求,深入挖掘羌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大力开展羌族民居文化、饮食文化和羌医药文化的收集整理,把羌文化融入新旧旅游元素全过程、各环节,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主动融入,切身体验独具特色的羌文化,促进茂县羌文化旅游更具吸附力。四是围绕“川西北高原商贸物流集散地”建设,加强与周边兄弟县市交通互联互通、产业联动协同、经贸发展合作和民族文化交流,拓展与浙江、成都、眉山等省市合作空间,建设功能完备、辐射力强、集中度高的商贸物流体系,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五是围绕建设“川西北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州委“做优县城、培育小镇、振兴乡村”的要求,提升县域城市医疗、教育、养老、休闲等服务功能,增强城市要素集聚能力,积极筹备谋划撤县建市工作,增进茂县城市品位。要因地制宜,主动对接“百镇建设行动”,争取富顺、叠溪、赤不苏等镇纳入全州试点镇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集镇。

此条目发表在 沐鸣2代理 分类目录,贴了 标签。将 本文链接 加入收藏夹。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