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刘妍婷)近年来,理县围绕建设农业强县目标,紧扣“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主线,以园区大建设引领农业大发展。该县先后获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省农牧民增收先进县、全省重大农村改革任务推进示范县等称号,成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理县高原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为州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理县薛桃果业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为州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三农”工作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格局。
“党政推动”建园区。组建工作专班,成立园区创建办公室,对标园区建设指标要求,高标准制定县域园区规划,完善园区建设方案,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提星升级。薛桃果业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面积1.2万亩,核心区5000亩,辐射带动1.5万亩,入驻加工企业4家,电商物流企业4家,建设适度规模养殖场12个,合作社54个。高原蔬菜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核心区3000亩,辐射带动1.2万亩。以国家地理标识农产品“理县大白菜”为主导产业,以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数字化支撑,大力发展大白菜、莴笋、野生菌类冷链仓储、初加工。整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行业资金、园区奖补资金1800余万元,其中,高原蔬菜现代农业园区1300万元,薛桃果业现代农业园区500万元。
“产业驱动”强园区。立足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资源优势,完成生态蔬菜年产量10.2万吨,特色水果年产量1.24万吨,生猪出栏2.35万头。深入挖掘理县乡村的人文之美,塑造了“桃源佳山艺术乡村”、“东方古堡桃坪羌寨”、“耕读通化田园卡子”等一大批宜居品牌村落。集中要素、集约规模、集成体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农产品品种,平均每年引进30余种水果蔬菜新品种,经试验筛选的“美早”甜樱桃、“秦翠”苹果、“德高盈光”大白菜等现已在理县广泛推广。
“品牌带动”兴园区。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创建成都市菜篮子保供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保供基地、盒马鲜生供货基地。园区农产品合格率达到100%。规范种植标准,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目前,“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到29个(无公害农产品24个,绿色食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80%以上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理县“净土阿坝·吉祥理县”自有区域品牌平台。连续2年高质量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理县大白菜乡村振兴文化节,与珠海溢丰农产品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面向社会评选“白菜王子”和“苹果公主”,积极参加西博会、农博会等宣传推介活动。
“群众主动”入园区。尝试“村集体+致富带头人+农户”经营模式,建立10亩育苗基地。针对梭罗沟村零星产权农业用地500亩,探索采取土地托管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户收入。探索“园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会化服务组织5个,服务辐射面积5000余亩,让农户从生产者变为了管理者,农业生产效率、生产收入得到显著提高。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促进“西牛东送”、果蔬新品种、高山冷水鱼科研繁育基地等一大批新模式、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开展“理县新农人”“理县2023年优秀农民”评选,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头雁计划、农业技能等各类技术40余次、1万余人次。
“社会撬动”活园区。积极争取冷链仓储项目,立项支持7个新型经营主体自主建设,新建冷藏库28间,烘干房5间,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33间,静态库容量约2600吨(约13000立方米),辐射17个行政村,覆盖新型经营主体成员144个,受益农户达到1100余户。依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力量,建立“院校+县级农技推广部门+乡级农技推广部门”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建立苹果甜樱桃矮化密植新品种试验基地40余亩、蔬菜新品种试验基地100余亩。争取1.6亿元地方债券资金用于理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建成集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制的试验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