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孙兴文)近年来,马尔康市积极推动非遗工坊建设,促进慈愿藏香在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慈愿藏香”非遗工坊成功入选我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创新模式保传承。探索“公司+合作社+传承人”模式,率先建成省级“非遗之旅”体验基地——非遗工坊非遗产品营销中心,形成集传统工艺生产、交流展示一体化空间,推动非遗活态传承。指导申报慈愿藏香配方8项国家专利,协助开展慈愿藏香商标注册和ISO9001国际认证,品牌保护能力不断提升,行业标准不断拓展。
提升服务强保障。创新“扶持指导+飞地传习”要素保障模式,加大藏香非遗工坊在专项奖补、金融贷款、费用减免、技能培训、产品展销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扶持,拨付非遗保护专项资金20万元。联合川大华西医学研究室搭建“飞地”传习基地,将藏香非遗传承人纳入非遗研修培训计划,支持藏香工坊带头人评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拓宽销售促帮扶。建立传承人负责指导、脱贫户负责加工、平台负责销售的“订单式”产业链,2022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创新“居家灵活就业+订单种植药材”模式,巩固拓展“四川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荣誉成果,积极培育打造藏香非遗工坊特色劳务品牌,已带动当地近百名群众人均年增收入3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