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沐鸣2注册-
沐鸣2注册新闻
标签云
沐鸣2总代_汶川县文联向阿坝州监狱图书馆捐赠图书600余册
本网讯(童琳 杨光富)近日,汶川县文联向阿坝州监狱图书馆捐赠图书仪式在汶川县文联办公点举行。县文联及州监狱教育科相关负责人参加捐书仪式。 据悉,汶川县文联向阿坝州监狱捐赠第一批图书600余册,涵盖人文研究类、文学类、艺术类及地域文化等领域,进一步助力阿坝州监狱拓展教育改造渠道,为广大服刑人员从图书中汲取知识营养、自觉接受改造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
本网讯(童琳 杨光富)近日,汶川县文联向阿坝州监狱图书馆捐赠图书仪式在汶川县文联办公点举行。县文联及州监狱教育科相关负责人参加捐书仪式。 据悉,汶川县文联向阿坝州监狱捐赠第一批图书600余册,涵盖人文研究类、文学类、艺术类及地域文化等领域,进一步助力阿坝州监狱拓展教育改造渠道,为广大服刑人员从图书中汲取知识营养、自觉接受改造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本网讯(周冉)2023年2月14日上午,红原县人社局、县就业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总工会等10家单位在安曲镇联合举办“红原县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现场招聘会”。 “我是学习汽车维修的,昨天收到招聘会消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岗位,正好妈妈也想找一份离家近一点的工作,所以我俩一大早就过来了。”家住龙日镇的贡秋严佩一边看招聘岗位表,一边向工作人员询问。 “此次招聘对象包括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劳动者,针对不同类别人员,设置不同类别岗位。”县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 此次招聘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0人次,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同时帮助返乡人员、毕业生、农民工等,解决其“就业难”问题。
本网讯(罗旦措)今年以来,阿坝县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通过土地流转,积极引进菊芋种植企业,在当地大规模种植菊芋,进一步拓宽产业富民发展新路。 阿坝的十月是菊芋丰收季,10月23日,在麦昆乡沃朗村连片平整的田地里,当地群众正有序地采挖菊芋,砍杂除苗、挥锄开挖、捡拾去泥、装袋上车,机器的轰鸣和劳作的群众汇成丰收的乐章。 据了解,菊芋,就是大家熟知的洋姜,属于多年生的草本,主要在秋季采挖块茎。今年四月,四川省方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阿坝县麦昆乡、各莫镇种植的3800多亩菊芋,都已经进入成熟期,公司雇佣了当地300多名群众分四个片区进行采挖。 扎西东作是该公司的管理人员,他告诉记者,“在这边干活的话,最少能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最高的话能挣到1万多。” 据悉,该公司菊芋的播种、管理、采挖等,都雇佣当地群众进行,并已支付人工工资300多万,为群众创收拓宽了道路。 “现在在麦昆乡采挖的菊芋品种是胰岛果,产量在四到六千斤,胰岛果在中国山东种的比较多,但是山东的品质,包括它的个头大小,都不如在阿坝县种的效果。其他的红果菊芋和白果菊芋的话,现在产量能达到每亩4000斤左右。”四川省方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娟对今年的菊芋收成很满意。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菊芋适应性很强,耐寒耐旱,而且在生长期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病虫害,所以不需要用药,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的保健蔬菜。采挖的菊芋在后期可以加工成养生茶、面条、菊芋粉和泡菜等产品进行销售。 下一步,该公司将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争取达到6000亩左右,以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增收门路。
本网讯(索朗泽仁)11月1日-3日,壤塘县非遗、农畜产品借着2022年“绵品出川”苏州行活动东风,亮相苏州市。 “绵品出川”苏州行活动是绵阳市“绵品出川”系列活动“长三角”的第一站。作为绵阳市对口帮扶县,壤塘县受邀参加2022年“绵品出川”苏州行活动,唐卡、石刻、藏香、藏毯、藏陶、堆绣、高原“双低”菜籽油、牦牛肉酱、高原蜂蜜等20余类上千件产品亮相苏州,吸引了不少商家、群众前来参观。 “走进壤塘,你将体验到秀水明山、寻幽探胜的自然生态;走进壤塘,你将领略到底蕴深厚、多元交融的特色文化,走进壤塘,你将感受到地大物博、独具优势的富集资源……”中共壤塘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甲邀请企业家、市民来壤塘旅游观光、体验生活。 近年来,壤塘县大力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已建成46个非遗传习所,涵盖藏香、藏茶、藏医药、唐卡、石刻、陶艺、觉囊梵音、传统服饰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批民间技艺传承人重拾技艺,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参与和投入,带动了全县3000余人就业,每年产生经济效益2000万元左右。 壤塘县还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发展生态农牧业,种植高原蔬菜、建立联户牧场,以“政府主导、部门承担、示范引导、突出品牌、逐步扩大规模”方式,建立3000余亩高原双低油菜产业园区和3300余亩壤巴拉高原生态蔬菜产业园区,初步构建“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壤塘大地上铺展。
四川观察通联部彭迪 四川短视频联盟·阿坝台红原融媒切木求 拉玛泽登 旦真夺基 四季更迭,秋去冬来,一年一度的候鸟迁徙再次来临。立冬后,阿坝红原县3507(海拔)高地的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几摄氏度,位于红原县的月亮湾湿地上也迎来了六百多只候鸟,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麻鸭”。相比往年,今年的候鸟数量明显增多,这也说明红原县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本网讯(王开文)松潘县进安镇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城市基层治理各项顽瘴痼疾,立足党建引领构建四条“治理链”,赋能城市基层治理。 夯实“引领链”,建强堡垒增动能。选派县委副书记到县城所在地兼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以党建为引领,统筹各项重点工作。优化“县—镇—村(社)—小区(网格)”四级组织引领体系,把支部建到小区里,建到网格上,今年来新建小区党支部3个,网格临时党支部4个,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基层堡垒作用,有效增强治理动能。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着力打造“一核多元”共商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 优化“传动链”,激活末梢强覆盖。针对全镇人户分离突出的实际,以属地为基础推行住户全覆盖,因地制宜建立“党委+支部+小组+联户+户”五级治理体系,以10户为单元设置400个微网格,实行镇干部联村社、村社干部包网格,网格员包联户、联户长包住户;在居民小区建立“支部+楼栋长+党员户”体系,层层压实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实现1.2万户籍人口和8000余名流动人口全员在格。 延长“服务链”,精准对接解难题。健全县城区域“网格收集+村社报告+镇级分类+部门对接”工作机制。有效衔接社区“双报到”服务,规范驻区单位轮值制度、联席会议制度,畅通辖区群众诉求通道,建立需求清单,整合驻区单位资源,建立资源清单,精准对接建立服务清单,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用“微”网格串起“大”服务。今年来,收集社情民意170条,有效化解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 激活“协同链”,多治融合提质效。以凤鸣社区“诚信文明公约”为示范,修订完善居民公约12个,由党员带头执行,促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依托基层网格收集汇总基层组织和群众的法治需求,注重把网格员培养成普法信息收集员、法律知识宣讲员、民主法治建设员,实现管到格、落到户,联管联治,共同普法;增强德育教化,每年常态开展各类先进典型评选表扬,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树立时代文明新风,今年来依托“感党恩、比变化、话振兴”宣教活动,推荐选树各领域先锋模范,优秀创业青年赵安详、网格员徐涛树等4人入选“最美松潘人”,顺江社区入选“最美村寨”。
为进一步增强基层便民服务能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黑水县多措并举、多点发力,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 推进便民服务标准化。通过优化场地、配齐软硬件、完善规章制度和强化服务流程等对全县15个乡镇进行统一建设,优选出色尔古镇、芦花镇、沙石多镇和知木林镇为省级便民服务“三化”建设试点,统一配齐电脑、复印件、打印机、评价器、文件柜等办公设备;配备等候桌椅、自助服务终端、饮水机、药品箱、老花镜等便民设施;在原有8个窗口基础上,按照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就近可办的要求,设置“帮代办”综合窗口,配备引导人员,优先接待老、弱、病、残、幼,安排专人专项对接,全程“帮办代办”。 推进便民服务规范化。聚焦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把老年人优待证申办、生育登记证申办、优抚对象医疗救助等222项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代办范围,统一发布代办事项清单,并按照村民需求动态调整,不断扩大代办覆盖面。严格规范执行15项政务服务规章制度,充分整合人员力量,加强经办人员业务培训,做到“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形成相互协同、相互补位的工作环境,确保群众办事渠道畅通。 推进便民服务便利化。梳理再造办事指南和事项清单,将“一件事一次办”涉及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的设定依据、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结时限等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并主动公开,确保线上线下达到同标准办理;积极打造“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特色服务,以解决“村寨空心化”“人口老龄化”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水平,着力打造“劳务输出”产业化、品牌化、规范化;推动“便民服务+邮政”工作,将群众办事取证由“出门取”变为“上门送”,实现了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零费用”“零见面”。(黑水县行政审局)
本网讯(冯李明)2022年,茂县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抓实乡村振兴要素保障,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坚持人才配置优先安排。制定《茂县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引进硕博人才3人,农技专家、医疗专家、教育专家33名。突出“一把手”提能、“专业化”提升和“年轻干部”铸魂,举办能力素质提升等主题班次培训27期,培训干部1695人。 坚持资金投入优先倾斜。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7061万元,县本级财政投入乡村振兴资金7540万元。健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设立茂县财金互动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担保贷款风险保障金742.5万元,为10户农业经营主体成功发放贷款1030万元。 坚持示范创建优先推动。投入资金10124.68万元,推进2镇22村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建设和3个“三家园”抓点示范村建设。 坚持公共服务优先保障。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推进2镇4村州级样板镇村建设,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8个,“羌绣”“咂酒酿造技艺”入选《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建立健全乡村医疗卫生网络,设立镇村两级医疗机构157个,按照“每个镇卫生院均有1名或以上合格医师,每个村卫生室有1名村医”要求,配齐医务人员,常态推进义诊巡诊活动。
本网讯(李亚琼)今年以来,黑水县坚持以“明责任、强监管、治隐患、防风险”为主线,着力构建源头预防治理有效、内部安全管理有力、外围治安防控严密的工作体系,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稳定。 落实源头管控。不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对校园周边200米内的出租房、网吧等场所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对城区重要路段和重点路口的中小学校、幼儿园,落实安全指示牌等护学设施。今年以来,增设交通安全标志8处,施划人行横道线5处,设置“护学岗”2处,查处违法车辆230余台。 消除风险隐患。深入中小学、幼儿园和周边社区、乡镇,加强对涉及校园安全基础信息的搜集掌握、分析研判和动态管理,全面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对排查出的校园周边重点人员全部登记造册,逐一落实滚动排查、调处化解、稳控处置“三位一体”措施。完善与辖区学校的情况通报、预警推送、应急响应等协调机制。今年以来,排查整改各类治安隐患32处,现场整改21处,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9份,调处化解涉校矛盾纠纷66件。 提高防范能力。深入推进校园安防“六个百分百”建设,多元化充实校园安保力量,配备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器械。加强学生上下学期间的人流疏导,严格执行日常巡查和出入查验制度,严防危险物品流入校园。定期组织开展灾害事故应急疏散和逃生自救演练。今年以来,开展法制讲座50余场次、保卫干部培训8批次,安装校园门前硬隔离设施18处,指导开展应急演练12次,视频监控和一键式报警中小学达标率100%。
本网讯(李雪莲)今年以来,壤塘县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改革,强化统筹地区监管职责,严把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关。 壤塘县出台《壤塘县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持续化解基金运行风险。不定期对定点医疗医药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完成全县15家定点医疗机构,4家零售药店专项整治自查工作,追回涉及资金11.3万元,智能审核拒付1.34万元。 为严厉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截至目前,壤塘县查处1起冒名住院欺诈骗保行为,追回基金5811.87元,并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极大的保障了医疗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