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2测速代理_【乡村振兴看阿坝】松潘县白羊乡:产业花开富农家 美丽白羊处处景

初秋时节,来到松潘县白羊乡的田间地头,只见一幢幢和美宜居的院落静谧地掩映在大山深处,茶叶种植、蜂蜜养殖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村容村貌欣欣向荣,村风民风淳朴向上……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绿色美好的村庄生活图景。

白羊乡位于松潘县东南部,地处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全乡总面积543平方公里,现辖6个行政村,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5502亩,林地面积67万亩,草场总面积14.5万亩,有厚朴、杜仲、黄柏等药材17313余亩。

近年来,白羊乡按照松潘县委一城两心三地发展战略、四片发展布局和五个松潘发展目标,从产业、文化、生态、平安、幸福五个方面全面发力,打造出白羊沁芽、白羊蜂蜜等特色品牌,全面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

9月29日,半边街村支部书记夏加强望着一旁由一捆捆厚朴皮便堆成的小山乐开了花。

原来,今年厚朴市场行情一路飙升,新鲜厚朴每斤能卖到2.6元,比往年的价格上涨了不少,而且不愁销路,几乎是采收多少药材商就收购多少。

对于半边街村来说,中药材种植就是一张响亮名片。

这里山高林密,湿润凉爽,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此,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境内丰富的山地、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以厚朴、黄柏、大黄、杜仲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业,极大调动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目前,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如何发展产业是各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答题。

时下,正是白羊乡茶园秋管的好时节。9月29日,记者走进茶园坪村,放眼望去,翠绿的茶树绵延山坡,茶农们正穿梭其间,趁着晴好天气在茶园除草、剪枝。

“茶园三分种七分管,只有管护好,来年才有好收成。”茶园坪村党支部书记蔡昌松告诉记者,茶园坪村自2021年起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如今全村已种植茶叶240余亩,目前已初见成效。“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蔡昌松说。

一片片茶叶,蕴含人间烟火;一株株中药草,开出乡村振兴“良方”;一个个产业,成了白羊乡村民增收致富的“敲门砖”。

近年来,白羊乡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征程,有效利用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全力推动打造白羊千亩茶叶、万亩中药材两个产业基地建设,持续推动茶叶、中药材、蜂蜜、腊肉“白羊四宝”生态农特产品创造价值,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以产业振兴驱动乡村振兴,为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加码。

东方风来满眼春,白羊乡里尽芬芳。如今,这些产业已迎来了历史最佳发展机遇期,它们将“领航”白羊乡乡村振兴,让“强富美”的乡村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每天清晨,白羊乡溜索头村的保洁员就会带着清洁工具开始一天的工作,而跟随他的脚步走过的是一条条干净的水泥路,一面面绘制着五彩图画的院墙,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一步一看点,一墙一创意,一路一风景。不仅是溜索头村,穿行在白羊乡各个村落,无论是旧轮胎改造的花盆、雕刻的小动物、古风古韵的凉亭,还是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见缝插针种满的花草……一个个各式各样、创意十足的“微景观”随处可见,让静谧的松潘“小江南”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上大湾安置点处的熊羚合和像,则是就地取材,创意出一头雄赳赳的扭角羚站在大石块上,旁边一只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正慢慢悠悠地往上爬,把扭角羚和大熊猫打造成了白羊乡的“明星”,大家都爱到这里来拍照留念。

而在下河坝村头一隅,白墙为底,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农作图,演绎农耕文化。一张圆桌,几个石凳,这里成为下河坝村民茶余饭后摆“龙门阵”的好地方,农耕文化角不仅美化了人居环境,也丰富了群众生活。

乡村全面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在哪里?

是基础设施、是公共服务……

“过去,这里垃圾靠风吹,污水靠太阳晒,家禽也是到处放养,环境那叫一个脏乱差,哪像现在这么好。”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据介绍,近年来,白羊乡以“六化三整治”行动为契机,将环境整治工作再分解、再细化,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共完成4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共完成溜索头、茶园坪、燕子坪、下河坝、半边街5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提升水电路网、绿化亮化基础设施,以及村级活动阵地、红白理事会、幼儿园、滨河路等公共服务设施,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乡村优质生活。

此外,该乡在环境卫生水平逐步提高、提升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各类资金,别出心裁依托自然风貌、人文底蕴和特有的土司文化、红色文化,着力打造特色“微景观”。

“随着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感到了满满的幸福感。”村民陈波乐呵呵地说。

村屯的华丽蜕变,正是白羊乡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真实写照。

如果说乡村美了,是“面子”上的荣誉;那么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就是“根子”上的实惠。

白羊乡党委书记刘刚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聚焦城镇发展所需和人民群众所盼,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奋力打造和谐和美白草河,宜居宜业新白羊。

Posted in 沐鸣2注册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测速地址_松潘县黄龙乡“绿翡翠”拓宽振兴“百财”路

本网讯(王毅)初秋时节,松潘县黄龙乡三舍驿村的大白菜迎来了丰收季。田地里,绿油油的白菜长势旺盛,十分喜人。菜农们忙着将白菜采摘、分类、装车,个个都是笑逐颜开。          

黄龙乡气候土壤条件较适合白菜生长。近年来,该乡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让村民吃上生态饭,引导农户大力种植白菜,不仅保证了“菜篮子”供应,拓宽了群众的致富路,还进一步优化了种植业结构,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白菜喜获丰收,不仅让菜农获得了良好的收益,还为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带来了经济收入。这段时间,村里部分农户利用空余时间在白菜地里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眼下正值秋收季节,今年黄龙乡种植高原大白菜共有400亩,一亩产值即达15000斤,销售总量达到600万斤左右,根据当地销售金额0.5元一斤,可以售卖300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黄龙乡副乡长高兴地说。       

近年来,黄龙乡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引导高原山地群众因地制宜种植大白菜,并不断加强科学田间管理,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乡村振兴,无公害大白菜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绿色产业、富民产业。

Posted in 沐鸣2注册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代理_松潘县民宿产业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本网讯(张冬妮 王小兰)近年来,松潘县川主寺镇山巴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把发展民宿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精品民宿,在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笔者走进山巴村,宽敞的村道干净整洁,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和藏式特色民宿客栈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宜居宜业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我们山巴村地处九环线川九路旁,是九环西线到九寨沟的必经之地。目前,我们村的避暑旅游已初步形成规模,上半年旅游收入很可观。”山巴村党支部书记出吾卡说,以前传统种植业和旅游业是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山巴村积极调整产业转型,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民宿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在家就业。目前,山巴村有10多家民宿,形成全域乡村民宿集群发展态势。

“这里民族文化气息浓郁,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一饰一物都展现出民宿主人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尊崇与热爱。”来自重庆的游客罗女士说。

松潘县民宿产业就像是一剂“强心针”,为乡村振兴发展按下了强劲的快进键,当地村民也搭上这趟文旅“快车”,走上致富道路。

Posted in 沐鸣2代理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测速代理_卧龙片区调查发现外来入侵植物20种

本网讯(龙梅 叶平)在四川省林科院指导下,自今年9月以来,卧龙特别行政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外来入侵植物有20种,其中牛膝菊、一年蓬及小蓬草3种随处可见,入侵程度最严重。

为做好调查工作,卧龙特别行政区召开了调查技能及调查APP规范使用培训会议。严格时间节点,制定了40条外来入侵植物样线,覆盖保护区除正河、西河无人区因雨季难以到达的以外的其他所有区域,每条样线平均长6公里,共计调查240余公里。

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外来入侵植物有20种,包括牛膝菊、一年蓬、小蓬草、野老鹳草、白车轴草、多苞狼耙草、黑麦草、苦苣菜、天名精、草木樨等。按入侵程度分,第一类为危险种,包括牛膝菊、一年蓬及小蓬草3种,这3种几乎随处可见,入侵程度最严重;第二类为潜在危险种,包括野老鹳草、白车轴草、黑麦草等6种,虽然数量不多,但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存在后期爆发式增长风险;第三类为一般性入侵植物,包括草木樨、聚合草、月见草等13种,多为人为引进的牧草、花卉,数量少,扩散不明显,主要分布于公路沿线绿化带和居民生产生活区。

本次外来入侵植物调查,旨在摸清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分布及生长状况,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有利于保护卧龙片区生态环境安全。

Posted in 沐鸣2代理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测速代理_马尔康市:扛起责任担当加快建设国际生态旅游文化名城

■杨玉红

早上从成都出发,一路高速,仅用3.5小时便到达阿坝州马尔康市,这是汶马高速建成通车带来的便利。

随着交通流、信息流加快,马尔康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距离越来越近。

作为阿坝州的州府所在地,马尔康也被赋予更多期望。近年来,马尔康加快建设国际生态旅游文化名城,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体现马尔康特色、服务国家全局的现代化之路。

“高原明珠” 打造文旅新名片

8月24日晚上8点,马尔康市查北村开街。

在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微景观莫斯都岩画、哈休遗址等特色建筑。主街中段是美食区,不仅有牦牛酸奶,还可以品尝糌粑、酥油茶、烧馍馍等传统美食,街上还有民间艺人带来的藏族传统的农耕文化展演。

主街后段是民俗文化区、新时代文化区、非遗手工区。在这里,有特色嘉绒锅庄,还有非遗技艺藏绣,以及被称为嘉绒藏戏“活化石”的尕兰藏戏。

这里曾是城市的一块“夹缝地”,如今,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于一体的“嘉绒里”民族风情街在此亮相。丰富的业态,让昔日的背街小巷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嘉绒文化聚集展示的地方,成为马尔康的地标新名片。

围绕“一核两翼三区”,马尔康进行空间布局,坚持以片区城市风貌提升带动城市有机更新,坚持“山体、水体、墙体”相融,“文化、自然、习俗”互补,积极抓好视觉空间设计,留住马尔康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基因”,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在马尔康市滨江时代广场,精品住宅、开放式全业态商业、高端酒店等融为一体,可满足衣食住行一站式消费,这也是马尔康市中心城区的地标城市综合体项目。

夜幕降临,马尔康灯光璀璨。不仅是城市,城区外还在柯盘天街、直波村、胡底革命烈士纪念广场等范围,利用高科技的裸眼3D灯光秀,采用声、光、电的形式,通过对特色民居、山体、碉楼的夜景刻画,展示马尔康城市新形象。

20年前,一部名为《尘埃落定》的电视剧在卓克基土司官寨拍摄,让马尔康被世人所知。如今,尘埃落定红色文化旅游城建设项目在马尔康镇卓克基土司官寨及西索民居旁落地。

整个项目建设,通过大型行进、沉浸、立体式情景剧《尘埃落定》,打造藏式传统建筑群构建的大舞台,集光影、歌舞、对话于一体的情景演绎大秀,致力于还原浓郁的藏族文化和历史生活场景,将成为马尔康市红色文化旅游新名片。

马尔康是嘉绒文化腹地,是嘉绒锅庄的故乡。

一年一度的嘉绒锅庄文化旅游节,犹如一场文化的盛宴,吸引着八方游客,曾创下了吉尼斯世界万人锅庄纪录。

马尔康还走出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当代著名作家阿来。马尔康已经举办5届阿来诗歌节,让这座城市的文化味道更足。

此外,马尔康还将创建尘埃落定红色文化旅游城、雪马山、大藏生态文化旅游区、昌列山生态文化旅游区4A级旅游景区;提升改造卓克基土司官寨、松岗柯盘天街2个4A级景区和梭磨河大峡谷、毛木初、尕兰等3A级景区;同时推进草登宝岩温泉景区、双江口高峡平湖景区、康城赛马山等精品景区,形成“一带两环八景区”旅游总体布局。

如今,马尔康生态、文化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已成为高原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资源转换 双向发力促发展

今年8月,马尔康与国城控股集团公司签订《锂电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资约60亿元打造锂电产业。

根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20年7月发布的公告,连续两年(2019年和2020年)在川西马尔康矿田外围加达矿区取得重要找矿成果。目前,马尔康有大型锂矿床1处、中型锂矿床2处,探明锂资源矿石量7906.16万吨、氧化锂资源量103万吨,取得采矿权、探矿权5宗。

马尔康锂矿资源优势明显,此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拓宽整个市场渠道,延伸德阿产业园区锂精粉加工下游产业链,打造锂业“资源+资本”合作平台。

去年,围绕“2+3+N”现代工业体系,马尔康有序推进锂矿高效综合利用,全力支持锂矿资源开发和深加工合作,积极打造锂资源全产业链条,完成采矿生产约4.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约4.68亿元,缴纳税收2860万元。

今年一季度,锂资源产业实现产值1.18亿元,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贡献率达82.3%。这也是马尔康聚焦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推动锂资源产业扩规模、调结构、保稳定,全力打造绿色锂材料基地的发展缩影。

下一步,马尔康将有序推进锂资源开发。

在坚持“增储上产、高效利用”原则上,加强锂资源勘探,稳步推进党坝、龙古、加达锂矿开采,构建以“可尔因矿集区”为中心的“资源开采区”,以德阿产业园区为核心的“锂盐加工区”,以成阿工业园区、德阿产业园区、绵阿工业园区为核心的“锂电产业集中发展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27年,力争全市锂产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

不只锂矿,马尔康还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是阿坝州容量最大、可开发水能资源最多的市。

随着双江口水电站、巴拉水电站陆续开工建设,马尔康将充分发挥大中型水力发电企业带动作用,稳步推进水电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不断增加释放水电能源产能,着力降低弃水率。

双江口、金川、巴拉水电站3个大中型水电站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60.6万千瓦。同时扩展补强电力外送通道,加快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项目,马尔康也将是清洁能源“外输”的重要端口。

锂材料基地、清洁能源基地是马尔康双向发力促发展的两个着力点。“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努力建成清洁能源基地。”马尔康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7年,全市清洁能源产业总产值将达到70亿元。

美丽家园 共建共享新生活

伴随着混凝土浇筑,一栋栋房屋拔地而起,这是马尔康市草登乡火热的重建场面。

“我们要加紧建设,早点住进新房子。”马尔康市草登乡斯尼村一组,一栋两层的藏式新楼房旁,村民让央和木工师傅王泰华加紧施工,干劲十足。在更多的村寨,村民们也在重建美好新家园,今年年底,他们将陆续搬进新房。

今年6月10日,马尔康6.0级震群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第二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马尔康市草登乡斯拉尔底村搬迁安置点举行,涉及文旅、交通、基础设施等,共计15个项目,预算投资4.5亿元。

未来,一个崭新的草登乡将呈现在眼前。

在松岗镇洛威村,原始藏寨被一大片向日葵簇拥包围,景色秀美。去年向日葵开花期间,短短几天时间,到洛威村“打卡”的游客就突破1万多人次。

花开了,人气旺了,也吸引村民们建起农家乐、开起民宿,还吸引更多的村民返乡创业。

去年,30岁的藏族小伙格桑尼玛返乡,与同村的村民共同投资建起农家乐,这也是洛威村的第一家农家乐。

今年,长年在深圳做生意的格西木初回到家乡,投入30万元装修自己的房屋,准备打造成休闲农庄。

目前,美丽家园建设已经带动15家农户开工改造房屋,这将有力促进农旅融合发展,让村民致富增收。

打造花园藏寨,让四季有美景,村落成景点——马尔康根据每个村庄的特点以及现状,以“一山一水一藏寨,一村一产一花语”来建设美丽家园,以花田景观和藏寨特色为亮点吸引游客,吸引流量,从而带动民宿产业和藏家乐发展。

这是马尔康围绕生态美丽、和谐幸福、富裕小康“三家园”建设,着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助农增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抓手。

下一步,马尔康还将着力美丽家园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

强化雪马山营地、柯盘天街民宿、莫斯部民宿等新民宿建设。

支持白湾新能源开发片区围绕库区旅游,谋划建设双江口环嘉绒湖度假区,尕兰“世外桃源”度假区。

深入挖掘尕兰藏戏及红军足迹等文旅资源,推进甲扎尔甲博物馆建设,打造高峡平湖魅力景观区。

支持沙尔宗农旅融合片区大力挖掘哈休遗址、古碉楼、古村落、森工历史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启动大藏自然风景区建设项目规划,推进吉岗擦擦博物馆、哈休遗址博物馆建设。

支持日部清洁能源经济片区依托浓厚文化底蕴,擦亮“歌舞之乡”名片,加快宝岩温泉开发,以“九道海”高山湖泊群和代基石板藏寨等高品质旅游资源开发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民宿。

Posted in 沐鸣2注册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代理_松潘县:大红花椒映红乡村振兴路

■余强洋

时下,正是花椒收获的季节。走进松潘县镇坪乡藏红花椒种植基地,一簇簇颗粒饱满、色泽艳丽的花椒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火红,微风吹来,阵阵“椒香”沁人心脾,椒农们正忙着采摘花椒,椒林下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和丰收的喜悦。

“今年花椒产量还不错,基地每天都能采摘鲜椒上千公斤,整个园区预计产量在500吨以上,按现在的市场价,预计销售额能有6000万元。”松潘县椒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熊天忠介绍说。

镇坪乡位于松潘县南部与茂县的叠溪镇相依相连,境内花椒种植基地平均海拔在2400米以上,多为高山河谷地形,全年日照充足,这里的各族群众早有种植藏红花椒的历史,因其日照和生长周期长,花椒的品质非常好,早已享誉巴蜀。近年来,镇坪乡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特色藏红花椒产业,为群众蹚出了一条发展生态农业的致富路。

农业产业单一,高半山主要种植小麦、胡豆,河谷地主要种植玉米、土豆,产量低、收益少,群众致富的途径非常单一,这是2014年以前,镇坪乡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脱贫攻坚全面推开后,作为共产党员的熊天忠放弃大城市稳定殷实的工作,返乡创业发展藏红花椒种植。

“我们乡的花椒气味纯正,麻香浓郁,不仅在松潘当地受欢迎,也深受外地客商青睐。优质花椒的收购价格在当年算是非常高的,能卖到90元一公斤。但当时我们的产量非常小,于是,我就萌生了规模化种植的想法。”说干就干,熊天忠不知道上门做了多少次工作,最终说动村组干部和党员带头种植花椒,并成立了松潘县满山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2015年,我们合作社种植藏红花椒600亩、产量达到6万公斤,人均增收8500元。”创业过程中有艰辛、有喜悦,如今,再回忆起那段时光,熊天忠还是很激动。

要想打开市场销路,提升产品竞争力是不变的法则。合作社开始苦练“内功”,自筹资金20余万元采购优质花椒苗10万余株、肥料1000余吨、大豆种1吨(用于林下种植)免费发放给社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种植户如何育苗、栽种、施肥、修剪枝条;积极参加四川农业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松潘藏红花椒逐渐走出大山,卖到了重庆、成都的火锅调味市场,并注册“松南满山红”“纯净松州”“松州八宝”等多个花椒农产品品牌。线下还与成都皇城老妈食品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德佳肉类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花椒购销合作合同》;线上淘宝、拼多多等平台都有松潘藏红花椒销售。

销售渠道顺利打开,给椒农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20年,松潘县镇坪乡藏红花椒种植基地,因种植面积大,集中连片广,辐射带动作用突出,被评为州级现代农业园区,园区现已带动松潘县4个乡镇16个村种植藏红花椒10000余亩,松潘县满山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四川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目前正积极争创省级农业示范园区”。镇坪乡党委书记陈明跃介绍说。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松潘县镇坪乡因地制宜、主动激发各级党员干部能动性,发展特色藏红花椒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如今,松潘县藏红花椒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群众充满干劲,日子越过越红火,松潘县绿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正为持续壮大“藏红花椒、高原蔬菜、川西道地中药材、特色养殖、高原食用菌”等主导农牧产业积蓄能量。

Posted in 沐鸣2代理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娱乐分红_小金苹果“甜”满园

本网讯(马远凡)金秋时节,苹果飘香。近日,笔者在小金县沃日镇看到,成片的果园里,果大形美、色鲜无斑、果味香浓的苹果坠得每根枝头都“弯下了腰”。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箱、搬运,呈现出一派喜悦的丰收景象。

小金县是阿坝州优质苹果主产区,现有红星、金冠、红富士等10余个品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造就了小金苹果果大色鲜、味美香甜等优势,尤其是集“国家级优质果品、优质农产品和四川省名优果品”等众多荣誉于一身的金冠苹果,以其独有的口感、浓郁的果香,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喜爱,小金也因此享有“苹果之乡”的美誉。

苹果博览园的建设,不仅让当地村民的土地得到了流转,还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邵兴芬就是其中的受益人之一,自博览园建设好以来,她一直在苹果博览园里务工。“一年能挣两三万,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家里人也照顾了。”邵兴芬高兴地说。

如何让优质苹果走出大山、打响品牌,小金县一直在努力探索。举办苹果采摘节,组织“抖音达人打卡”和网红直播带货等活动,着实让小金苹果在线上线下都火了起来。

据悉,今年小金县苹果种植面积达2.5万余亩,预计产量7.5万余吨,产值52.5万余元。成熟后的小金苹果香甜可口,而这份“甜”更是甜在果农的心里。

Posted in 沐鸣2代理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登录_理县上孟乡端稳绿水青山“金饭碗”

近年来,理县上孟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农家乐和休闲“避暑游”,让世代耕作的村民搭上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快车”,端上“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

金秋时节,走进上孟乡塔斯村和日波村,沿途青山绿水,处处都是农家乐,大大小小的停车场里停满了外地牌照的车辆,游客穿行在藏寨田间,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第一次到孟屯河谷来玩,这里空气非常新鲜,感受到当地特色民俗文化,明年我们还会再来。”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女士说。

上孟乡平均海拔2502米,年降雨量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0℃,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当地村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吃上了“旅游饭”。

塔斯村村民周仁忠自开起什古客栈后,源源不断的客源让他乐开了花。“孟屯河谷避暑游十分受游客欢迎,我的客栈每天都有100多人,两个月的时间,大概接待了5000人次,今年的收入估计有15万元。”对目前的收入,周仁忠感到很满意。

据了解,今年以来,理县上孟乡共接待游客62万人次,“避暑游”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当地野生蜂蜜、农家菜、中药材的销售,村民们端稳了旅游“金饭碗”。

Posted in 沐鸣2代理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招商主管_若尔盖县持续增强民生兜底功能

本网讯(罗知王么)2023年,若尔盖县秉持心系群众、以人为本情怀,勤思富民之策,笃行利民之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

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大义务教育政策保障力度,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营养膳食补助1781万元惠及1.948万人,落实困难学生助学贷款1450余万元,兑现普通高中生助学金151万元惠及763人,计划安排资金13.64万元保障207名进城务工人员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就读经费。

聚焦特殊群体兜底保障。健全8大社会救助制度、5大社会救助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孤儿救助体系,落实18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19.08万元,动态调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政策机制,兑现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19.54万元惠及1347人,发放特殊群体特困供养补助112.12万元。

健全“多元一体”养老体系。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村级养老服务中心和社会工作服务试点,托社会组织机构开展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7098.2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待遇497.71万元,落实高龄津贴53.82万元,代缴困难群体养老保险28.66万元惠及2866人。

Posted in 沐鸣2代理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线路_茂县聚焦“三家园”建设 打造乡村建设新样板

本网讯(余德燕 陈晓芳)2023年,茂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聚焦“三家园”建设打造乡村建设新样板。

聚焦组织引领。成立县委“三家园”工程建设专项领导小组,召开县委农村工作暨“三家园”建设等系列会议,对“三家园”建设一盘棋部署,一体化推进;印发《茂县“三家园”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建立“一村一专班”推进机制,形成“县委政府抓统筹、部门抓具体、乡镇抓落实”工作格局。

聚焦要素保障。强化资金整合投入机制,已整合各类资金5683.44万元;坚持把抓点示范与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建设相结合,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截至目前,落实农村基础设施、乡风文明建设、农文旅融合等项目35个;制定《“三家园”工程建设考核指标和评分细则》,以考核促落实,推进“三家园”建设。

聚焦标杆效应。确定叠溪镇较场村为抓点示范创先争优村,确定富顺镇上关村、叠溪镇牛尾村和赤不苏镇赤不苏村作为“三家园”标杆示范村先行建设;依托特色民居、独特景观,围绕微田园生活,打造多层次、立体式的羌文化体验、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试点示范效应已初步显现。

聚焦宜居宜业。推进“4+2”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整合资金实施省州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园区后续发展提升、新品种引进示范等项目;推行“一亩稳产粮、一亩高产果、一亩增收菜”“三个一亩”复合种植模式开展“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推进“党建+”治理模式,推进“法治小院”建设。

Posted in 沐鸣2代理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