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沐鸣2注册-
沐鸣2注册新闻
标签云
沐鸣2代理中心_汶川县引进17个优质甜樱桃新品种
本网讯(任萍)近日,汶川县引进17个优质甜樱桃新品种。目前,该县成功嫁接甜樱桃品种达30个。 近年来,汶川县加快引进优质新品种发展,在嫁接技术上“重间伐、降群体,巧改形、减枝量,压高度、控树冠”,甜樱桃品质不断提升。2020年,汶川县甜樱桃种植面积2.7万亩,产量9180吨,收入达4.87亿。 |
本网讯(任萍)近日,汶川县引进17个优质甜樱桃新品种。目前,该县成功嫁接甜樱桃品种达30个。 近年来,汶川县加快引进优质新品种发展,在嫁接技术上“重间伐、降群体,巧改形、减枝量,压高度、控树冠”,甜樱桃品质不断提升。2020年,汶川县甜樱桃种植面积2.7万亩,产量9180吨,收入达4.87亿。
本网讯(杨丹)2月25日,松潘县农民工返岗专车首发仪式启动,111名农民工免费搭乘专车前往西藏、浙江返岗复工。 春节前后,松潘县落实劳务协作机制,精准对接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协调松潘至成都、西藏、浙江等地的客车飞机。采取集中登记、集中办理方式,简化出行手续,切实做好运力调度、安全保障、疫情防控等工作。
本网讯(黄梦琳)3月2日,阿坝县29所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春季开学的“第一课”。 阿坝县城关二小、藏文中学举行庄严升旗仪式,并作爱国教育讲话;通俗易懂地讲述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5位戍边英雄,用青春和生命守护祖国的故事。
本网讯(杨涛)近日,汶川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教育活动,加大对客运班车、旅游包车、公交车、乡村客运车各类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以“敢担当、善作为”理念,践行执法为民的初心和使命。 近期,汶川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先后在高速出口、客运站、水磨镇对过往客运班车、旅游包车、出租车、乡村客运车进行现场执法,重点查处客运车辆是否存在超员载客、非法载客以及是否严格疫情防控规定等情况。 交通执法人员尹玉辉介绍: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雪雨,他们每天都在路上,主要执法检查客运班车、公交车、旅游包车、乡村客运等客运车辆“不按路线运行、不按站点停靠、中途下客、违反包车规定”以及出租车“拒载、乱收费、超载”等违法行为,以及营运车辆是否持有有效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等。 据统计,7月以来,汶川县交通运政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70人次,检查客运车辆230台次,旅游包车120台,普通货运车辆90台次,教练车20台次,危化品运输车8台次,查处违章车辆事件11件/次,对违法车辆形成高压、严管态势,有效保障了群众安全出行、方便乘车。 下一步,汶川县将开展覆盖全县交通运输行业、全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县域内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和我县群众的合法权益,践行了交通执法在路上,敢担当、善作为执法为民的初心和使命。
本网讯(罗旦措)为进一步治疗白内障患者,实现重见光明的愿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负担,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联合阿坝县人民医院开展“健康快车阿坝行”。 此次“健康快车阿坝行”将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筛查和手术。筛选定于2021年7月9日至8月31日,地点在阿坝县人民医院门诊二楼。目前,全县已筛查患者300余名,符合手术患者170余名。手术时间暂定于2021年8月31日至9月6日,在阿坝县南岸新区新医院由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专家实施手术治疗。
本网讯(张成亮)今年,松潘县在海拔3000米的川主寺镇投资新建的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初具雏形,其中占地400亩的温室大棚里种植的水果西红柿已经挂果,而且长势喜人,再过一段时间,就要上市了。 松潘县以“调结构、抓特色、创品牌、建基地、拓市场”为重点,持续打造链条完整、要素集聚、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松潘县以在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做深做细产村融合文章,推进川主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项目落地。通过打造规模连片的绿色园区,做响农业品牌,实施“互联网+产品”“农业+新业态”行动,与成都、重庆等地开展农超、农商对接活动,将松潘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州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本网讯(杨丹)按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松潘县切实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力度,确保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得到有力支持。 2021年,松潘县储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项目24个、概算总投资6.5亿元,主要涉及生态保护类、河道治理类、污染治理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类、防灾减灾类、节水型生活方式类6大类。
本网讯(李亚琼)为确保春耕农业生产需求,黑水县积极储备春耕备耕物资。 当前,黑水县已储备农业生产物资肥料200吨,马铃薯种薯51吨,黑苦荞5吨,箭舌豌豆10吨,玉米种子4.55吨,白菜、甘蓝、黄瓜等蔬菜种子2000袋,农膜8吨。 3月12日,该县还将采购马铃薯种薯200吨、农膜20吨,肥料350吨,农业网围栏3万米,羌红脆李苗木2.25万株。
本网讯(任萍)为解决海拔高、汛期长等因素造成县内部分地区水果裂果率高的问题,汶川县计划在克布环线的布瓦村、大寺村、周达村、克枯村和绵虒镇碉头村,搭建特色水果避雨栽培设施。 该项目建设面积占地200余亩,总投资200万元,采用“政府投资+农户自筹”的方式进行,预计3月底投入使用,有效挽回50%的产量收益。以李子亩产2400公斤计算,亩增收600公斤,按照6元一公斤计算,预计亩增加收入在3600元左右,200亩可增加收入70余万元。
本网讯(黄梦琳)措斯基,2012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阿坝县河支乡政府、贾洛镇政府、阿坝县委办工作。先后荣获省委省政府“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记一等功公务员”称号和州委州政府“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两联一进先进个人”称号以及州委宣传部“阿坝州年度感动人物称号”称号。 俯身为民守初心 历经风霜别样红 她是一位美丽的藏族女孩儿,有着一双乌黑灵动的双眼和让人羡艳的高鼻梁,说话时的她总是带着娇羞和善意的微笑。2012年7月,措斯基被分配到阿坝县河支乡人民政府,担任文书兼民政助理,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关心孤寡老人,给老人们买衣服买零食,像女儿一样贴心。为统计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基本情况,每天她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藏寨牧区,遇到需本人来办理救助的情况,她就用小电动车载着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到相关单位办理。在河支乡的4年里,措斯基一直深受老百姓的爱戴,老百姓每次到乡政府来办事都指名找“措斯基”。2016年1月,措斯基被调到阿坝县贾洛镇人民政府工作(科员),贾洛镇是阿坝县最偏远的纯牧区乡镇,常年有积雪,道路崎岖,作为贾洛镇合拉玛村的包村干部,她主动适应、迅速调整、任务重的时候两三个月都到回不了家一次,但她依然用乐观和坚强守住清贫耐住寂寞,茫茫的雪山草地上,她就像一朵盛开格桑花,带给人们很多感动。 用心用情真帮扶 大爱无私暖人心 初遇“小怪兽”。2018年初冬,她休完产假后,正是阿坝州启动“联户联情”群众工作,作为一名帮扶干部,她走进学尔沟村,学尔沟村是阿坝县最偏僻最落后的村落之一,平均海拔在3500米左右,全村141户,86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277人,90%的村民都是文盲,经济来源单一,生活非常贫困。她的3户帮扶户中有一户是以一个92多岁的老奶奶和3岁的小女孩为组合的特殊家庭,小女孩是一个双侧唇裂、“斗鸡眼”的残疾孩子,每当看见陌生人走向她时,会急忙起身躲在老奶奶身后,像是一个受了惊吓的“小怪兽”。老奶奶告诉措斯基,这个孩子叫桑准,是自己的重孙女,快3岁了,桑准的父母长年生活在远牧点,身边还有4个孩子需要照顾,因家境贫寒,无力照顾先天性残疾且多病的桑准,所以桑准从小就“寄放”在自己的身边,和自己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因自己年迈行动不便,加之害怕他人的闲言碎语和异样的眼光,一直让桑准生活在家里,极少让她走出过自家的院子,所以桑准的性格非常孤僻,特别抵触与陌生人接触。 抉择前的挣扎。自从见到桑准后,一连数日,她彻夜难眠,始终没有办法忘记桑准的样子,每每见到桑准,她的心都在隐隐作痛,多方了解桑准家的真实情况后,她萌生了帮助桑准的念头,可她有两个幼儿需要照顾,丈夫没有固定收入,加之自己的收入也仅够维持日常家庭开销,她又开始害怕自己没有能力帮助桑准。于是她想到发动社会的力量,可是朋友们都否定了她的想法,朋友们说“即便筹了钱桑准的父母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也没有能力和办法带桑准到外地医治”,找不到办法的措斯基只好求助丈夫。起初,丈夫非常反对,他对她说:“ 你一天要上班又要照顾两个孩子,我只是小本生意,哪有时间和精力?再说把别人的孩子带出去治疗,万一在路上或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向孩子的父母交代?”,丈夫的考虑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心底纯善的措斯基不停的问自己 “难道就因为贫困,让这并非不治之症的唇腭裂去折磨一个家庭、一个幼小的心灵吗?桑准的病情如若长此下去,将来她如何在社会上立足?之后在每次走村入户的时候,措斯基坚持给桑准拍视频然后把视频发给丈夫!慢慢的,措斯基的丈夫觉得小女孩儿的病并不是不治之症,也许只要他们花一点钱和时间就可以挽救小女孩儿的下半辈子,于是决定带桑准治疗! 为爱坚持不离不弃。单位领导对她的善举十分钦佩,批准她带孩子外出就医,县委常委会带头捐款,筹到领导、同事以及社会各界好心人士的爱心款两万余元,并承诺报销他们在外的住宿费用,让她放心带着孩子去治疗!。 2018年12月26日,措斯基夫妇带着3个平均年龄不到3岁的孩子开始艰难的求医之路,从草原到大城市,一路颠簸,孩子们相续晕车呕吐,车子在路上走走停停,直到晚上11点才到达成都。天蒙蒙亮,措斯基夫妇就开始“全面武装”,她背着6个月大的女儿,用小推车推着3岁的桑准,丈夫背着2岁的儿子,手里推着行李箱,开始挤公交车、排队挂号等等,终于顺利在华西口腔医院就诊,当天晚上,她们“一家5口”挤在一张病床和一个陪护椅上度过了充满希望的一晚。但是命运并没有因此垂怜这对善良的夫妻,可经过系列检查后,桑准的血红蛋白特别低,属于严重贫血,达不到做手术的要求,她不愿意相信这个孩子这么倒霉,就苦苦哀求医生,医生得知桑准的情况后,终于答应重新安排做一次血检,可最终结果还是一样,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直内向的桑准却对着措斯基夫妇和脱口就叫着“爸爸妈妈”,桑准的这一声“爸爸妈妈”让他们感动又让他们心酸,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为桑准治疗的信心和决心,他们不愿就这样放弃孩子,开始四处寻找着治疗的希望,从华西医院出院后,先后到成都陆军总医院、人民三医院等医院以及一些小诊所求医,甚至在网上把华西的检查报告发给北京嫣然天使医院等多家医院,他们苦苦哀求医生“不管花再多的钱都无所谓,钱我想办法,如果我们就这样把桑准带回家,恐怕以后在没有人带桑准出来”。 风雨之后见彩虹。苍天不负有心人,成都市妇女儿童医院鉴于高原儿童血红蛋白普遍偏低的现象同意给桑准做手术,但是要求手术之前输一周的营养液,初到成都的桑准因为水土不服,经常拉肚子,措斯基半夜起来为桑准清洗还买来坐便器教桑准上厕所。 1月9日,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手术,下午5点30分,桑准从手术室被推了出来,看到桑准的那一刻,他们泪如雨下…… 手术后桑准总试图用手抓伤口,为了不让桑准抓伤口,她与丈夫不分白天黑夜的抱着桑准,桑准每天要输4瓶液体,做3次雾化。桑准吃饭也特别困难,她把食物打碎后抱着桑准像给婴儿喂饭一样喂她。 2019年5月9日,措斯基夫妇带着桑准到汶川参加了“爱在汶川 微笑未来”2019年汶川国际公益救助行动,但因桑准没有通过筛查而未能在汶川做第二期手术,随后,他们带着桑准即刻前往成都市妇幼儿童医院且成功完成了第二期手术。在两期住院期间,他们一直住在医院里,晚上就睡在那些空床上或陪护椅上,桑准的第一、二期手术非常成功,治疗效果非常好,前后在成都治疗共52天,花费9万多元,除去爱心款2万多,剩余7万元是措斯基夫妇通过自筹解决的。 两期手术后她们把一个从“小怪兽”兑变为“小天使”的桑准送回学尔沟村,村民们听说了她们的事情后纷纷自发来到桑准家门口,为学尔沟的好干部、桑准的好妈妈献上了洁白的哈达,感谢她们的真情付出,离别之时,桑准用尽全身力气挣脱开奶奶的手,哭着追在他们的身后,喊着 “阿爸,阿妈 ,不要扔下我……”,桑准的这一声声“阿爸阿妈”让她的脚步再也无法往前迈步,她转身跑回去,紧紧的抱着桑准,这一场景使村民们也被感动得流泪,如今桑准已经在村幼儿园读书了,性格也变得开朗,每次看见措斯基就会喊着“阿妈”扑向她的怀抱。 格桑花开遍地 干群真情永续 这位充满母性光辉的80后帮扶妈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身边的人们,她是阿坝县在深入开展“两联一进”群众工作、“三包三扶手拉手、干部群众心连心”结对帮扶,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伟大征程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她是阿坝县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她的事迹集中反映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藏区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勇于担当的崇高品格。藏族人民说高原上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格桑花,格桑花是草原上随处可见的美丽风景,在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阿坝县2147名帮扶干部就像草原上的格桑花一样深深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他们用青春奋斗的姿态诠释着为民服务、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共产党员精神!